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桂走廊南端。东、北与湖南省相邻。湘桂铁路与漓江纵贯,在建的贵广高铁横穿全境,有 321 、322 、323 三条国道穿过。东经109°36′至111°29′、北纬24°15′至26°23′,平均海拔150米,北、东北面与湖南省交界,西、西南面与来宾市相连,南、东南面与梧州市、贺州市相连。
桂林市,以其奇特的山水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闻名天下。是享誉海内外的国际旅游城市,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1979年1月,国家领导人指出桂林市为社会主义风景游览城市;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桂林市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85年10月,国务院把桂林市的城市性质定为“中国重点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桂林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年平均温度 18.8℃,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872毫米,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且两热同季。土壤属以红壤为主的红壤土带,酸碱度(pH值)为4.5~6.50。 市郊多属冲积砂质壤土和水稻土,适合种植蔬菜和粮食,石灰岩分布区域残积的棕色和黑色石灰土,宜于种植旱作物和造林。桂林植物群落(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林带范围内的南缘,植物种类繁多,高等植物的种类从蕨类植物开始统计,共计2329种。桂林原产1166种,作物栽培和外来种1163种隶属247科969属。首次在桂林和桂林附近发现而以“桂林”二字命名的植物有11种。桂花(木犀科木犀属,常绿乔木)为桂林市市花。桂林有各类动物1593种,隶属60目295科。鲤形目鲤科的桂林波罗鱼,为一新种,是洞穴特有的珍稀鱼类之一。金属矿藏主要有赤铁、黄铁、褐铁、铅、锌等。非金属矿有石灰岩、页岩、大理石。
名称来源
“八桂”一词源于《山海经》中的“桂林八树”,晋人郭璞说“八树成林,言其大也”,桂林的名称来源于“桂花成林”。早在夏、商、周时期,桂林属“百越”人的居住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统一岭南,“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徒民,与越杂处十三岁”。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这里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东汉时改属始安侯国。三国时先属蜀,后归吴。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隋唐时属岭南桂州总管府。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贞观八年(634年)改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光化三年(900年)始,属静江节度。五代十国时先后属楚和南汉的桂州。宋朝时,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元时属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明清时均属广西省桂林府。民国时属广西省。1914年改名桂林县,1940年始设桂林市。1944年11月至1945年7月28日,为日寇所占领;光复后仍为广西省辖市,历史上桂林长期为广西省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桂林为广西省辖市,1958年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桂林之名一直沿用至今。桂林是广西第三大城市,仅次于南宁、柳州,是广西的名城和交通、文化、旅游、餐饮中心,历史名城,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桂林的工业主要以微电子、橡胶、医药、食品类和工艺美术为支柱,并建立了桂林高新技术开发区。
桂林历来有“山水甲天下”之誉,是我国重点风景游览城市和园林城市,又是国务院命名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2003年,世界旅游组织将桂林与北京、上海、西安一起列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向世界旅游者郑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