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卡萨布兰卡
卡萨布兰卡之所以被称为白色之城,是因为整个新城区建筑均为白色,各种风格云集也能称得上万国博览会,市中心各种档次的宾馆、酒店、商场林立,是多的还是那摩式咖啡馆和坐在街边喝咖啡的男人,新城区的北垃就是麦地纳老城,一眼就能看到标志性的钟楼,以及有点退色而显斑驳的老城墙,老式居民楼里仍然住着人,窄窄的小巷两旁满是各式小店、有的出售富有当地特色的商品。有的经营摩式风味的小吃,奇怪的是当地人看到我们,首先会问是日本人吗?我每次都会骄傲地说,我是中国人不是日本人,他们会大叫“Bruse Li! Jackie Chan!”哈哈,摩洛哥人还知道李小龙和成龙,挺会讨好我们中国人。
麦地那的北面,临近大西洋处,昂然耸立着卡萨布兰卡的地标——哈桑二世清真寺。据说它是目前世界上规模第二大的伊斯兰教寺院,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圣城麦加大清真寺。从海上远眺哈桑二世清真寺错落有致的绿屋顶,象一艘巨轮泊于大西洋岸边,高耸而笔直的主塔是它的桅杆。这座方形主塔高度近二百米,在宗教建筑物中是世界之最,远
远高过埃及的大金字塔和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
礼拜大殿可容下二万五千名信众,除了玻璃是威尼斯制造外,其他所有材料都为摩洛哥本土出产。但有趣的是,这样一座从宏观结构到最细微的装饰处处体现着摩洛哥民族特色的宗教建筑,其设计者却是一名外国人一一法国建筑师米歇尔.朋索。
朋索的设计融合了阿拉伯的思想、摩尔与柏柏尔民族的艺术,亦不排斥现代科技。例如,礼拜大殿的天顶实际上是一巨大的可移动天窗,开合由电脑控制。当我随着一众参观者立于殿内仰望天窗徐徐开启,阳光从天而降时,我意识到现代建筑确能发挥出传统宗教建筑不可能有的功能,尽管哈桑二世清真寺从本质上说仍是一所传统的清真寺。
边走边询问着里克酒吧的地址,遗憾的是大部分卡萨人并不知道,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正着急时猛然看到一家中国饭店,位于新老城区交界的繁华之处,上而写着四个大字“金华餐馆”,在这里看到汉字倍感亲切。这家门面装饰得富丽堂皇,可见中国特色的亭角和牌匾,上面还雕刻着双龙戏珠,大红的横批上写着“五福临门”,镂空的红木大门和花窗显得很高贵,敲门后迎出一位白发老厨师,他就是本店的台湾老板,热情地请我们进屋说话,店内虽然光线有点艨胧,但也能看出布置特别精致,主色调还是传统的紫红色,雕粱画栋,宫灯高悬,水墨书法和古式桌椅透露出浓浓的中国情结,这大慨是卡萨市兰卡少有的几家中国饭店之一吧,我们说出寻找里克酒吧的来意后,老板详细地讲述了位置还厕了张简易地图。
顺着大路向东再向北走便到达港区,那里好象是个很大的造船厂,船坞里停靠着一艘尚未完工的巨型货轮。沿着港区与老城墙间的公路向西北走,过上一个路口便是一家很有特色的咖啡馆,外而看上去就像一座小城堡,烽火台上摆着口五门古炮.可能是过去抵御海上侵略者之用,里面的环境出奇的幽静,再向前五十米左右终于看到一幢白色小楼,外墙上写着“RICK’S CAFE”,这不就是传说中的里克酒吧吗?可惜要晚上六点半才开门,正好可以先去看看大西洋,继续向西就是摩洛哥最大的哈桑二世清真寺,目前规模仅次于圣城麦加而排名世界第二。偌大的建筑群傍海而建,高耸的方塔,雄伟的殿堂、拱形的圆门、相连的长廊、开阔的广场,还有上面米色和绿色构成的阿拉伯图案,无不显示出伊斯兰教的威严肃穆。站在广场上便可看到大海,惊涛骇浪尽收眼底,你也可以坐在海堤上,近距离接触咆哮的大西洋,体验那些冲浪者的快感。不经意地望击,海边满是一对对情侣,在夕阳余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动人。在这个保守的国度,爱情和宗教也能如此相映成趣。
时间快到晚上六点半,该原路返回去造访里克酒吧了。这是座两层高的欧式小搂,门口和阳台上种着芭蕉树,门牌上记录着建筑的历史。店内结构与电影中的大体相同,只是黑白的变成了彩色,满眼是鲜花、摩式灯具和饰品,服务生的打扮仍保留着片中的风格。进门便是一个别致的客厅,地上铺着、墙上挂着毛毯,边上有张六人用的圆桌和藤椅,靠墙是个黑色的西式壁炉。一楼的大厅里摆着几张方桌,客人可以在这儿享用法国大餐,里而还有个挺大的吧台,架上放着各种红酒和洋酒,那台钢琴侬然静静地躺在一角,仿佛片中的黑人艺术家仍坐在琴前,指间流淌着那曲伤感的《时光飞逝》。顺着老式搂梯往上便来到二楼,左侧是一个四边型的回廊,往下可以看到一楼的大厅,上方是尖型的玻璃屋顶,白天阳光一定很充足。回廊的四周摆着餐桌,客人也可以在这里用膳。楼梯右侧是一个优雅的小型咖啡吧,墙上张贴着《北非谍影》的海报,一侧的大屏幕每晚都会播放这部老电影,欧洲来们中年游客都喜欢坐在这里,品尝着香喷喷的摩洛哥咖啡,重温那二战时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 上一条:菲斯古城:世界最大的步行街
- 下一条:马拉喀什:真实的海市蜃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