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烈董事长: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希望康辉飞得更高更远
来源:四川康辉国际旅行社
发布:2015年07月01日
作者:
人气:2259
今天我就讲讲老康辉和新康辉是怎么回事,怎么衔接,怎么迈过这个坎的。康辉三十年,我想让大家了解,什么是康辉?康辉是从哪里走来的?这三十年是怎么过来的?大家全当个历史故事听听,我们了解下自己,就是这样。
今天我就讲讲老康辉和新康辉是怎么回事,怎么衔接,怎么迈过这个坎的。康辉三十年,我想让大家了解,什么是康辉?康辉是从哪里走来的?这三十年是怎么过来的?大家全当个历史故事听听,我们了解下自己,就是这样。
发展历程:缘起残疾人基金会,历经四任老板
30一晃就过去了,我在康辉呆了30年。
1984年4月的一天,北京市委组织部找到我,问我愿不愿意到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去工作,是邓朴方先生创办的企业,是为中国残疾人服务的。我说那我得见见他。就这样,我进了基金会,走进了康辉。康辉的名字是邓朴方起的,注册资金是全世界人民给中国残疾人捐的,注册性质是集体所有制二类社。康辉注册地是朝阳区大街上一个四合院,办公地点在仪表局的党校的一个地下室。注册日期是1984年11月18日.取得营业执照是12月27日,正式营业是1985年3月。康辉建的第一批社是无锡康辉、上海康辉、西安康辉和广州康辉,这四家康辉是通过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建立起来的。所以康辉集团近几年来每年都给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20万元。我们是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创办的,康辉现在成长壮大了,应该为残疾人做点事。现在我们出钱给盲人做一个电脑软件,让盲人也能感受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
我们的第二任老板是康华总公司,第三任老板是国家旅游局,第四任就是首旅集团。1989年,康辉的管理权移交到了康华总公司。1990年,康辉被吸收进国家旅游局作为直属企业。当时娃在计划经济时代,国际社由国家旅游局批准,凡是康辉的分社国家旅游局一律都批为国际社,康辉趁势而起.趁势而飞。1999年,康辉脱离了国家旅游局,加入首旅集团。首旅对康辉的支持是方方面面的。到现在我们归首旅管已经是16年了。应该说这16年是我们发展最快、最集约化的时候。
创业创新:光荣与梦想,率先改制搞大包
康辉的第一批人原来都是干旅游的,其中多数是从国中青出身。为什么他们过来?他们是想要投身中国旅游事业,康辉就提供了这个舞台。感恩于老东家.也感恩于我们创造的这个平台,给大家施展才能、创造历史、创造品牌的机会。我现在回想起来,康辉初期非常困难。当时为了凑这摊子,大家都是用尽心血,但各地康辉都没有到我这里来叫苦。他们心中有一个创业的冲动,有激情,同时也想为中国的旅游事业做点事情,这个精神在当时特别可爱。
到98年左右,我们从分社开始改制,总社也在2002年改制成功。改制是康辉大发展最关键的时候,改制后企业运转非常正常。改制时我们有个口号叫“连股连心.有恒产者有恒心”。你在这企业既投了资投了股,你就把你的心拴在企业了,对企业你一定有长期的打算,而不是短期行为。我们一直延续到现在有个经营目标责任制,按我投入的资金,每年要多少回报。这就叫大包。在那种情况下,我们把大家拴在这个企业上。企业之所以到今天的状况,跟这些人当时的精神、品德和决心是分不开的。当时我们的口号叫“光荣与梦想”,还是想把自己的事业做大。我也看到,很多分社的老总和他们的班子,真是把康辉当家、当孩子、当命。在那个历史阶段,我们的股份制,我们的承包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没那个阶段,绝没有康辉的今天。
康辉30周年庆的时侯,段强董事长说:“现在回过头来,康辉走过的都是正确的。”我觉得这句话是对我们的肯定。康辉一路走过来,没犯什么大的错误。我们劳动所得,把康辉做到今天的局面,是全体康辉人的光荣。
企业文化:有情有义,不离不弃不散
康辉的企业文化我们有多种说法,我最欣赏的一段话是,康辉的企业文化是“有情有义,不离不弃不散”。你们想想,比如我要去另外一个康辉,有个团或什么事,打个招呼,康辉弟兄们都会关照。因为我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觉得各个康辉的老总,都可以说是康辉的创始人。我在康辉三十年了,人生中有几个五年,几个十年但人生只能有个三十年。所以我觉得很多的康辉人,把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的期望都放在这儿了。他们是康辉的创立者,他的感情在这儿,他的根在这儿,这个企业是我做的,再苦我也守在这儿。其实守在这里,并不是利润最高的地方,很多人很有本事,换个地方,赚的钱要多得多,但是这份情感是不舍不离。应该说,这是康辉人的品德。
回顾历史:我还是感恩,感恩,再感恩
感恩什么呢?第一,我们要感恩时代。如果不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有大家的日子吗,有康辉的道路吗?我们的心态就是感恩和知足,这是两条主线。所以我们做的事情,对得起国家也对得起自己。第二是感恩我们的四任老板,四任老板确实是对我们不错。这四任老板为什么对康辉这么好,我觉得还是一点:我们做得不错。到目前,康辉在首旅也是优质企业、优秀企业,是基本的骨干企业。康辉完成各项规定和承诺,从来不给领导和企业添麻烦。
这就是天时地利,“天时”是时代,“地利”是感谢四个好的老板,“人和”是我代表我自己还有康辉创立分社的老总们感谢康辉全体员工,这就是人和,所以我们才能做好企业。全国各地的康辉,我也经常下去串串,处得都不错,很感人,围绕老总和经营班子,一批员工的气氛和服务精神、专业精神都不错。康辉之所以走到现在,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康辉到了三十年,我们对自己有个总结,同时又提出新康辉,新康辉一定区别于旧康辉、老康辉,在迈向新康辉的时候,我们向大家回顾一下老康辉、旧康辉是什么样子的。
展望未来:从顶层设计开始,改革创新革命
目前的形势和困难我不多说了。现在是个互联网时代,我们落后了,技术落后,体制落后,方向感也落后。这些问题出现,怎么来看待?这件事我曾经和段强董事长交流过,我传达他的一句话:“这条路也叫走到头了。”这句话我听了很震撼,但我觉得很准确。那今后的路是什么路呢?我觉得对康辉来说,确实到了一个改革、创新、革命的时候,这真不是闹着玩的。这从两方面来看,一是我们肯定升级,康辉三百家,最近西藏康辉也批下来了,除了台湾,康辉遍布全国31个省,三分之一的社在当地都是数数二的。康辉的基本面貌很好、渠道也好、品牌知名度也不错,这是我们改革创新的辛苦基础。我自已分析了一下,三年之内,中国旅行社就应该走出个样来,线上线下结合、延伸经营、批发零售等等,我认为能存活下来的传统旅行社,或者线上线下结合的旅行社有两百多家,每个省四到五家,其他的将来都是零售点。康辉一定要坚持做好这三十家。
再往下.康辉怎么办?我觉得要从顶层设计开始。现在,康辉正在引入第三方,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时代,需要整合,需要资源配置。要怎么做呢? 一个方法是引入资本,把自然人股东的股份退让出来。怎么办呢?用资本市场把你换出来,我拿高价把你买出来。我承认康辉是你干的,你够辛苦的啦,现在交给我吧,我接着办。我觉得我们康辉的创始人都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要把企业交出去,让它融入信息时代。
当然,再往下康辉怎么走?路还很长很远,设想谈了很多,但是如何把康辉的激情重新启动起来?按照另外一种频率和节奏高速率运作起来?很不容易,这里面有传统,有习惯,有能力,都需要大幅度调整。但是呢,要有决心,同时要进行顶层设计,要引入资本方,要引入有互联网思维的人来参加高管团队,要创新,要创业,必须这样,所以总的来说.希望大家认识到这个问题,康辉那条路走到头了。如果没有彻底否定现状的决心,我们走不下去。引进资金、引进人才、引进技术是我们的方向。这些东西可以使我们整个康辉激活起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对康辉来说,我们这群人把康辉做到今天这个局面,应该说划上了完整而光荣的句号,我们的使命应该已经结束了。康辉确实需要换思维,换人才能继续发展下去,对一个企业来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希望康辉赶上新时代,插上翅膀.飞得更高、更远,这是我们的梦想,谢谢!